1993.6 啟講於 美國聖荷西迪安那大學
【唯持名一法,收機最廣,下手最易,故釋迦慈尊,無問自說,特向大智舍利弗拈出,可謂方便中第一方便,了義中無上了義,圓頓中最極圓頓。】
【故云:清珠投於濁水,濁水不得不清;佛號投於亂心,亂心不得不佛也。】
【信願持名,以為一乘真因。四種淨土,以為一乘妙果。】
【舉因則果必隨之。】
【故以信願持名為經正宗。】
【其四種淨土之相,詳在妙宗鈔及梵網玄義,茲不具述,俟後釋依正文中,當略示耳。】
【第四,明力用。此經以往生不退為力用。】
【往生有四土,各論九品。】
【且略明得生四土之相。若執持名號,未斷見思,隨其或散或定,於同居土分三輩九品。】
【若持至事一心不亂,見思任運先落,則生方便有餘淨土。】
【若至理一心不亂,豁破無明一品,乃至四十一品,則生實報莊嚴淨土,亦分證常寂光土。】
【若無明斷盡,則是上上實報,究竟寂光也。】
【唯持名一法,收機最廣,下手最易,故釋迦慈尊,無問自說,特向大智舍利弗拈出,可謂方便中第一方便,了義中無上了義,圓頓中最極圓頓。】
【故云:清珠投於濁水,濁水不得不清;佛號投於亂心,亂心不得不佛也。】
【信願持名,以為一乘真因。四種淨土,以為一乘妙果。】
【舉因則果必隨之。】
【故以信願持名為經正宗。】
【其四種淨土之相,詳在妙宗鈔及梵網玄義,茲不具述,俟後釋依正文中,當略示耳。】
【第四,明力用。此經以往生不退為力用。】
【往生有四土,各論九品。】
【且略明得生四土之相。若執持名號,未斷見思,隨其或散或定,於同居土分三輩九品。】
【若持至事一心不亂,見思任運先落,則生方便有餘淨土。】
【若至理一心不亂,豁破無明一品,乃至四十一品,則生實報莊嚴淨土,亦分證常寂光土。】
【若無明斷盡,則是上上實報,究竟寂光也。】
Comments